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开彩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个人信息
姓 名 开彩红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2年10月 最终学位
博士
毕业学校 香港中文大学


从事专业 无线网络与通信 职务

所属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


所在部门 通信与信息系统 职称 教授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E-mail chkai@hfut.edu.cn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丹霞路485号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翡翠科教楼A605-2
邮编 230601

 简历
开彩红: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200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年8月赴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学系攻读博士,于2010年8月取得讯息工程学系博士学位,之后留校做助理研究员。2011年2月至9月在中电集团第38研究所工作,从事移动公网通信领域的产品研发。2011年10月加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

为IEEE会员,IEEE Computer Society会员、IEEE Communication Society会员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为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2014年度立项“老人福祉信息科技创新引智基地”的国内青年研究骨干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无线网络与通信。

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Wireless Networks等IEEE本学科领域内权威国际期刊的评阅人。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无线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计算与通信的深度融合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新型光通信技术

主持科研项目工作: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无线蜂窝网络中D2D组播通信的资源配置理论与关键技术” 2020~2023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CSMA协议建模的无线网络优化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2016~2019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规模无线CSMA网络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2013~2015 主持
4、中电集团XX所合作项目-“卫星链路设计和仿真软件包”、“多用户检测算法软件包”、“多址干扰仿真软件包” 2015~2016 主持
5、中电集团XX所合作项目-“中继星系统业务应用规划与实施方案” 2012~2013 主持

 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程 《通信网基础》、《移动通信》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课程《学科前沿专题》
指导创新训练项目: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级项目《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协作的D2D数据传输机制的设计及实现》,结题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级项目《基于OpenWrt的软件可定义WLAN实验平台》,结题
2、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级项目《基于OpenWrt技术无线路由器用户接入智能化》,结题
3、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级项目《基于GNU Radio和USRP的路测仪设计》,结题
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基于USRP的GSM简易基站实现》结题

指导毕业设计:
2020年度指导本科毕业设计8人
2019年度指导本科毕业设计6人
2018年度指导本科毕业设计6人
2017年度指导本科毕业设计6人


在读博士研究生:
2016级 胡欣岳
在读硕士研究生:
2018级 张相如、丁文奇、夷一博
2017级 张娇娇、吴炎、周浩
2016级 冯志康、徐磊、黄天宇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
2015级 黄培(浙江大华)、梁雨婷(瑞晟微电子)、李慧(科大讯飞)
2014级 穆海东(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胡欣岳(转博)
2013级 肖瑶(腾讯)、何国银(中兴南京)
2012级 郑晗谞(中国移动)、张琦(中电集团第43研究所)
欢迎态度端正、自发动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加入课题组,进行理论研究或者代码研发的相关工作!
Email: chkai@hfut.edu.cn
固定办公时间: 每周三下午4:00-5:30,地点:翡翠科教楼A605-2
欢迎老师、同学来访!

 获奖情况

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 2006.8-2010.12

 主要论著
期刊论文:
[1] 开彩红*,郑晗谞,周清峰.基于CSMA无线网络的集中式编码感知路由协议. 东南大学学报,2016.
[2] 开彩红*,肖瑶,方青.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中继卫星任务调度研究.电子与信息学报,10期,pp.2466-2474, 2015.
[3] C. Kai*, S. Liew, “Temporal Starvation in CSMA Wireless Networks,” IEEE Trans. on Mobile Computing, vol.14, issue 7, pp. 1515-1529, 2015.
[4] C. Kai*, J. Long, X. Ling, M. Hu, “Upper bound of network capacity and a static optimal packet routing strategy,” Physica A, 401, pp. 174–181, 2014.
[5]C. Kai*, S. Liew, “Applications of Belief Propagation in CSMA Wireless Networks,” ACM/IEEE Trans. on Networking, vol. 20, issue 4, pp.1276-1289, 2012.
[6] S.Liew*, C. Kai, B. Wong, J. Leung, “Back-of-the-Envelope Computation of Throughput Distributions in CSMA Wireless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vol.9, no.9, pp.1319-1331, Sep. 2010.
[7] M. Chen*, S. Liew, Z. Shao and C. Kai, “Markov Approximation for Combinatorial Network Optimization,” 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vol.59, Issue 10, pp.6301-6327, 2013.
[8] S. Zhang*, Q. Zhou, C. Kai, W. Zhang, “Full Diversity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in Two-Way Relay Channel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IEEE Tra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14.
[9] 周清峰*, 丁志中, 开彩红. 面向传感器网络的双向中继协议. 通信学报, 2014.

会议论文:
[1]H. Zheng, C. Kai*, Q. Zhao and M. Yan, “A Novel Energy Efficient Coding-aware Scheme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EEE CyberC, 2015.
[2]C. Kai*, Q. Zhang, “To Achieve Maximal Throughputs in CSMA Wireless Networks by Offered-load Control,” IEEE 5th ICCCNT, 2014.
[3]S. Zhang, C. Kai* and L. Song, “SDN Based Uniform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IEEE 5th ICCCNT, 2014.
[4]Z. Li, J. Tang, X. Zhu, and C.Kai*, “Simple GSM Base Station Based on 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 IEEE 5th ICCCNT, 2014.
[5]C. Kai*, S. Zhang, “Throughput Analysis of CSMA Wireless Networks with Finite Offered-load,”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June, 2013.
[6]S. Zhang, Q. Zhou, C.Kai*, W. Zhang, “Channel Quantization Based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June, 2013.
[7]H. Zheng, C. Kai*, C. Liu, “Operation Modes of Demand Access Service in TDRS Systems,” In Proc. of 64th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IAC), Beijing, Sep. 2013.
[8]C. Kai*, S. Liew, “Temporal Starvation in CSMA Wireless Network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pp.1-6, 2011.
[9]C. Kai*, S. Liew, “Towards to a More Accurate Carrier Sensing Model for CSMA Wireless Network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2010.
[10]W. Zhou*, C. Kai, L. Fan, “The Effect of Decision Delay on MMSE-TH Precoding Systems,” IEEE ICSP 2012.
[11]W. Zhou*, C. Kai, and X. Li, “MIMO System Capacity with Imperfect Feedback Channel,”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in China (ChinaCom), 2012.
[12]M. Chen*, S. Liew, Z. Shao and C. Kai, “Markov Approximation for Combinatorial Network Optimization,” IEEE INFOCOM, 2010.
*标识为通信作者。

专著章节:
[1]周清峰, 张胜利, 开彩红, 李瑜波.《无线网络编码》,主编“第4章链路层网络编码网络协议分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相关话题/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