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0
本学科分为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大洋洲文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4个研究方向。
一、英美文学方向及特色:
本学科方向自1990年安徽大学设立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以来一直是该点的主导研究方向。在长期的科研和研究生的教学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长期坚持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并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如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重新解读和审视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将宗教文化与文学研究相结合,对美国文学中的宗教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独树一帜开展英国维多利亚晚期殖民主义文学研究。
学术地位:
本学科方向已形成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尤其在莎士比亚研究、美国文学中的宗教思想研究和英国维多利亚晚期殖民主义文学研究方面成绩比较突出。多年来本方向在《外国语》、《外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莎士比亚研究论文数十篇,其中有数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转载。在美国文学研究方面,本学科方向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美国文学中的宗教思想,近年来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本方向对英国维多利亚晚期殖民主义文学,特别是对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鲁德亚德·吉卜林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已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外语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同类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尚不多见。此外,本方向已出版《英语典故词典》、《美国小说》、《英美戏剧》、《英诗选读》等著作7部,并有《莎士比亚新论》等著作即将出版。本学科方向学术骨干主持完成过“美国文学中的宗教思想研究”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其中一项获安徽省社科成果奖。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级项目1项(“鲁德亚德·吉卜林研究”,2005年立项)、省部级项目5项。本学科方向在安徽省的英美文学研究界处于核心地位,吉卜林研究在中国的外国文学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用和意义:
本学科方向是安徽省英美文学研究界的龙头,对于提高安徽省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本方向的研究重点都是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譬如莎士比亚研究是英国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学中的宗教思想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国文学界开始涉足的新领域,标志着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深入,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英美乃至整个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都有着重大作用。殖民主义文学研究更是近年来后殖民文化思潮中的研究热点。对英国维多利亚晚期殖民主义文学的研究尤其能使我们全面了解西方的殖民主义思想和实质,对于今天全球化大潮冲击下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英语语言学方向及特色:
英语语言学研究方向特色之一是把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同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翻译史研究紧密集合;系统研究中国翻译史、汉籍外译史、中国各民族互译史、翻译理论以及翻译与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翻译史观、翻译理论多元观。特色之二是对国外语言学理论进行批判地吸收与应用,把语言理论与省情相结合,系统研究欠发达地区英语教学模式与实践模式。
学术地位:
本学科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拥有高级职称5人,博士5人。他们能了解和把握本方向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知识面宽,科研力量强。多年来,在《外国语》、《中国翻译》、《现代外语》、《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比较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当代语言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乃至英国“Teacher Trainer”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该学科方向尤其是在翻译史和翻译与相关学科研究上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处于领先水平。先后出版专著《英汉翻译原理》、《中国翻译简史》、《汉籍外译史》、《翻译多元论》、《外国文学在中国》、《英语与社会》等。在《中国翻译简史》的基础上,该方向已完成300多万字的《中国翻译史》巨著,共五卷,分古代部分(一卷)和现当代部分(五卷),湖北教育出版社已把该书列为重点学术书目于今年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国翻译通史,资料详实,内容含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其中包括中国各民族文学互译,汉籍外译等,填补了中国翻译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该方向的另一本专著《翻译多元论》在国内颇有影响。《英语与社会》把标准英语、地域英语及其他变体研究置于社会大环境下研究,为语言教学、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该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优于全国同类成果。
该学科先后主持或参与了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之子项目《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省社科办“安徽省对外宣传翻译研究”项目;省重点教学项目“新加坡英语的发展与中国英语教学改革”,以及“欠发达地区高校英语师资的培养和发展”,“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跨文化交际学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方法研究”,“加入世贸组织与安徽省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等,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本学科方向在安徽省处于核心地位,在全国也有明显优势。
作用和意义:
我院是全省英语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心、高级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已为外交部等单位输送大量的高级翻译人才,在重要外交活动中为党和领导人担任翻译。该方向系统研究外国语言学理论、翻译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与英语教学的关系,结合我省省情,充分发挥我院在全省外语教学中的龙头地位,探索符合我省省情和欠发达省份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为我省和欠发达地区高等英语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性指导,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安徽省走向世界,对外宣传翻译的重要基地。
三、大洋洲文学方向及特色:
本方向特色之一:
依托安徽大学大洋洲文学研究所,将大洋洲的国家与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对其文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在全国迄今独此一家;
特色之二:
本方向在研究以白人文化和土著文化并存为特色的大洋洲文学(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前殖民地国家文学发展的特征)同时,吸纳了近年来掀起的后殖民文化思潮的研究理论,从研究视角、范围、内容及研究方法诸方面突破现有大洋洲文学研究的成果,在深入探讨、全面揭示大洋洲文学发展方面独具特色;
特色之三:
在系统介绍和研究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主流作家与作品方面成果显著。
学术地位:
本方向对大洋洲各国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诸国的历史发展、文化演变、文学起源和文学发展及趋势进行的全面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前沿。至今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相关论文百篇以上,译介《无期徒刑》等译著十余部,译文一百余篇,编辑出版不定期《大洋洲文学》丛刊21期,这些出版物都被国内外一些重要图书馆如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等定期收藏。在近年来掀起的后殖民文化思潮的研究中,本方向研究注意运用某些后殖民文化思潮的研究理论突破现有的大洋洲文学与文化研究成果,对南太平洋土著文学的历史发展进行重新诠释并对其文学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探讨,出版了《南太平洋文学史》专著,填补了继《澳大利亚文学史》和《新西兰文学史》之后的南太平洋文学史研究之空白。在系统地介绍和研究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主流作家方面,其成果也很显著:在影响较大的《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等杂志上先后发表了几组有关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太平洋岛国等重要作家与作品研究论文,受澳中理事会资助的课题相关成果《大洋洲文学选读》出版后作为研究生选修课教材,并以此开设了相关的大洋洲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本方向依托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所于2002年11月受澳中理事会资助,成功主办“庆祝中澳建交30周年暨第八届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已成为我国这一学术领域公认的大洋洲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用和意义:
大洋洲文学是世界文学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继英美文学之后的又一重要的英语文学研究领域。大洋洲文学研究不仅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并填补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大洋洲文学研究之空白,而且也为中国读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与研究领域,使人们能够直接了解与研究大洋洲文学与大洋洲文化的全貌。这一研究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大洋洲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加强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