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李韶菁
李韶菁 ,女,1974年3月生,博士,副研究员
一、基本情况
1、受教育经历
2005/09-2008/0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博士? 2001/09-2004/07,河北医科大学,药物化学,硕士
1992/09-1996/07,四川大学,精细化工,本科
2、研究工作经历
2010/11-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8/08-2010/1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0/09-2005/08,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发中心,工程师
2003/09-2004/09,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进修
1996/09-2000/09,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发中心,助理工程师
3、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评审专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评审专家
《中国药理学通报》????? 审稿专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审稿专家
?
二、教学科研情况
1、教学情况: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药理学研究生课程:中药药理学新技术和新进展。
2、从事科研情况:??
??? 从事心脑血管药理学和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主持过或正在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等课题3项;参与完成科技部课题4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863 项目2项。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 (1) 以心脑血管相关孤儿核受体作为药物靶点,建立了分子和细胞水平的高内涵筛选模型,并结合虚拟筛选技术,发现了天然产物来源的5个核受体激活剂,并对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
?? (2)发现了一种基于新的“益气解毒”治法的新型抗脑中风中药复方及其新的主要成分组合药物,首次提出采用神经血管单元整合模型进行中药配伍和协同机理研究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新策略,目前一系列的成药性评价和机理研究正在进行中;
?? (3)发现一种中药注射剂针对新发疾病-甲型流感的治疗作用,目前相关药效学研究已经完成,作用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 (4)发现一类来源于传统中药的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的天然成分,其相关药效学和作用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 (5)发现一种来源于传统中药新的抗脑缺血天然产物,现作为中药一类新药已完成候选药物评价,而作为一种针对神经和血管双重保护的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研究正在进行中。
?? (6)采用数学系统建模结合自下而上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进行中药复方组效关系和配伍机制研究,并进一步发现其靶点作用网络。
??? 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7篇(第一作者5篇)。近年申请包括PCT专利和中国发明专利共 10项,现有3项获得授权。参加编写著(译)作共4部,包括:奈特药理学彩色图谱(中译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药理学原理-药物治疗学的病理生理基础(中译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和药理实验方法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中国药用微生物菌种目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
3、近五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生物代谢组学的益气解毒中药抗脑缺血多成分交互作用研究(编号81274133),执行年限2013.1-2016.12,研究经费70万元,主持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抗脑缺血益气解毒成分配伍候选中药成药性研究(编号2012ZX09103201-055),执行年限2012.1-2015.12,研究经费127.45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益气解毒方对“神经血管单元”及相关VEGF通路作用机制研究(30901976),执行年限2009.1-2012.12,研究经费20万元,主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批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课题项目(编号Z02076)-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的抗脑缺血中药多成分交互作用研究, 执行年限2009.1-2012.12,研究经费10万元
参与课题: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抗病毒感染新药山香圆叶总黄酮及其制剂临床前研究(编号2011ZX09102-009-03),执行年限,2011.1-2013.12,资助经费319.45万元,分课题负责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大品种脑心通胶囊技术改造研究(编号 2011ZX09201-201-26),执行年限2011.1-2013.12,资助经费320.96万元,分课题负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专项(编号200907001-5 )-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中药筛选和适宜产品研发,执行年限2009.1-2012.12,研究经费1903万元,分课题负责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温郁金、温莪术、片姜黄化学组成与疗效差异相关性研究(30901961),执行年限2009.1-2012.12,研究经费20万元,学术骨干
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XJ-1抗脑缺血一类新药研究(2009ZX09103-306),执行年限2009.1-2011.12,研究经费148.67万,学术骨干
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华北制药)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技术体系建设(2008ZX09401-05)
北京市科技计划-防治甲型H1N1流感有效中药筛选及评价研究(Z09000700090904)
教育部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传统傣药对叶豆抗菌、抗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4、主要研究方向:
整合调控疾病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
高通量分子和细胞模型构建,天然化合物活性筛选、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
用于防治复杂、难治愈性疾病的新型中药和组合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系统建模的中药多成分复杂体系组效关系和配伍机制研究。
?
三、近五年发表性论文(3-5篇)
Gao Jian, Hongjun Yang, Jianxin Chen, et al, Shaojing Li*.Analysis of Serum Metabolites for the Discovery of Amino Acid Biomarkers and the Effect of Galangin on Cerebral Ischemia. Molecular BioSystems, 2013,9, 2311-2321
Shaojing Li, Chuanhong Wu, Li Zhu, Jian Gao, Jing Fang , Defeng Li, Meihong Fu, Rixin Liang, Lan Wang , Ming Cheng, Hongjun Yang. By Improving Regional Cortical Blood Flow, Attenuating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Sequential Apoptosis, Galangin Acts as a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Agent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Molecules ,17, 13403-1342, 2012
Feng Huang, Shaojing Li (Co-first author), Xinhua Lu, et al. Two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inhibitors from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Phytother Res. 25(2):284-289, 2011.
Chang Chen, Xinhua Lu, Zhiyong Yan, Shaojing Li*. Coniferyl ferulate, isolated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e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reverses multidrug resistance via strong inhibition of GST and down-regulation of P-glycoprotein.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 ( Published on line, Article ID 639083)
Shaojing Li, Chuanhong Wu, Jianxin Chen.et al.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discover synergistic drugs for anti-cerebral ischemia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Plos one, 2013(Accepted)
?
四、研究生培养情况
??? 目前已培养研究生5名
?
五、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10-64032656
Email:shaojingli2004@126.com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