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俊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姓 名 李俊峰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
职 称 教授
职 务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 位 博士学位
电 话

E-Mail ljf2009@mail.ahnu.edu.cn 近影


一、个人简历:
李俊峰(1974--),男,安徽庐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规划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安徽省软科学项目1项,厅级项目3项;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和参与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规划项目多项。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二、工作与学习经历
1993.9--1997.7 安徽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2000.9--2003.7 安徽师范大学 硕士
1997.7--至今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任教(其中,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三、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地理与城市旅游,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课程与教学论
四、主讲课程
城市规划原理、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五、主持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 跨江发展下城市新空间的生成过程、机制和效应——以长江经济带武汉、南京、芜湖为例(**), 主持
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煤矿城市不同场所灰尘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人群暴露风险评估研究(003),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 第一参加人.
安徽省软科学项目 :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皖江城市跨江发展路径及政策措施(), 主持 .
皖江学院-芜湖希尔顿逸林酒店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育基地建设,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二类,主持,2013.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及融合机制研究——以安徽省为例(12YJC840018), 主持.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高师地理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建构及应用研究, 2012jyxm117主持.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kj2011z146) ,主持.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江淮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研究(2009sk078) ,主持.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税费改革对小城镇发展驱动机制的影响(2002J036),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04BJY024),参与.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皖南山区土壤—茶树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与健康风险分析,第一参与人.
皖江城镇带规划与布局研究.(主要参与人)2003.
黄山区麻川河蓝水河漂流总体规划,2003.
黄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主持),2007.
河南省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主持),2008.
黄山区龙门乡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主持),2007.
黄山区太平湖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主持) ,2010.
黄山区“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主持), 2011.
芜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主持), 2012.
庐江县万山镇十里长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持), 2012.
庐江县同大镇百塘源生态湿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持),2013.
太平湖镇美好乡村建设发展项目库规划(主持), 2013.
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持), 2013.
庐江县柯坦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持), 2014.
庐江县白湖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持), 2014.
黄山区三口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主持),2014.
庐江县庐城镇夹山蕻景区旅游规划(主持), 2015.
黄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副主持),2015.
黄山区“十三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主持),2015.
铜陵市建投公司长江岸线陆域空间利用及策划(主持), 2016.?
人口政策变化对合肥市城乡义务教育的影响研究.合肥市教育局(副主持).2016.
庐江县汤池镇石桥村生态农业绿色体验园项目规划(旅游扶贫指南)(主持), 2017.
庐江县柯坦镇分水村茶乡茗景休闲示范区项目规划(旅游扶贫指南)(主持),2017.
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特色民俗休闲度假区项目规划(旅游扶贫指南)(主持),2017.
六、近期发表的主要论文
李俊峰,陶世杰,高凌宇.跨江发展下杭州市企业迁移空间模式及影响机制.地理科学,2018,38(1):87-96.
李俊峰,高凌宇,马作幸.跨江择居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地理研究,2017,36(12):2383-2392.
李俊峰,梁梦鸽.芜湖市女性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度评价.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2): 207-209.
李俊峰,甘伟,高凌宇. 失地农民就业空间特征及行为模式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人文地理,2016,131(3):19-26.
李俊峰,高凌宇,焦华富.上海城市跨黄浦江扩展的空间组织过程及模式.经济地理, 2015, 35 (4) : 54-61.
李俊峰,梁梦鸽,焦华富.上海城市跨江发展中的产业发展模式及空间布局特征.经济地理, 2013, 33 (10) : 82-87.
李俊峰,焦华富,梁梦鸽.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模式、过程及驱动机制.地理研究, 2012,31(12):2162-2171.
李俊峰等.上海城市跨江发展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经济地理,2010,30(6):1625-1630.
李俊峰等.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与空间整合.地理研究, 2010,29(3):535-544.
李俊峰等.基于居民旅游消费偏好的郑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33(6):576-580.
许琴,李俊峰.高中地理翻转课堂实施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地理教育, 2018(03):46-48.
许琴,李俊峰.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编写策略.地理教学, 2018(03):52-54.
陶世杰,李俊峰,高凌宇.高铁网络可达性测度及经济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2):1323-1331.
高凌宇,李俊峰,陶世杰.跨江城市群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机制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7,26(2):72-81.
张国旺,李俊峰.芜湖市城市综合体空间布局特征及效应.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7, 26(1): 30-34.
程玲玲,李俊峰.基于乡土资源的区域认知素养提升路径——以“产业转移”为例.地理教学,2017,(11):17-20.
丁娟,李俊峰.基于Web地理图片的中国入境游客POI空间格局.经济地理,2015, 35(06):24-31.
甘伟,李俊峰,刘庆广.低碳住房小区建设及优化路径探究——以合肥市翠微南园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02):165-170.
梁梦鸽,李俊峰.国内外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及保障制度综述. 热带地理,2014, 34(02):259-265.
马作幸,李俊峰,楚纯洁.基于空间句法的平顶山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02):173-179.
韩玉刚,李俊峰.基于县域尺度的省际边缘区空间经济整合模式——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 经济地理,2013,33(11):28-34.
杨硕,李俊峰.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的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 10:47-49.
杨硕,李俊峰.基于ADDIE模型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地理教学,2016.,15:33-36.
许琴,李俊峰.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阶段教学方式的探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2016,4:27-29.
李俊峰,方凤满.基于双导师制的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及对策探讨,地理教育,2012,12:57-58.
李俊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新型教学实践模式探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2(6).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中国地质教育, 2008,(2).
李俊峰等. 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测算与评价.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
李俊峰.铜陵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评价及战略对策.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1.
李俊峰等.欠发达地区县域重点小城镇遴选及其发展模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地理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省级规划教材, 副主编,2007.9.
李俊峰. 资源型山村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安徽农学通报, 2009,15(8):15-17.
李俊峰.县域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效益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3):45-47.
张超树,李俊峰.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有效结合的“枝叶”模式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7.
张超树,李俊峰.由编写校本教材(利辛地理)所想到的[J].地理教育,2012,5.
强孚敏,李俊峰.寓中国传统文学于高中地理教学[J].地理教育,2013,2.
吴群芳,李俊峰.基于思维视角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J].地理教学,2013,9.
赵婷婷,李俊峰.中学地理教师入职适应问题及对策探讨[J].地理教育,2013,12.

七、获奖情况
首批国家级地理科学师范类特色专业改革实践与成效,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
“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模式、过程及驱动机制”获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2013.
“皖江城镇带规划与布局研究”获安徽省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2006.
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二等奖,2011.
八、联系方式
Email:ljf2009@mail.ahnu.edu.cn lijunfengah@sohu.com


 



前一记录->王原
后一记录->李婷君
相关话题/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