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0
吴振华,男,1964生,安徽宿松人,副教授。1982年7月中等师范学校毕业,1991年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2、8—1987、8小学教师;1987、9——1998、8中学教师;2001——现在,大学教师。
学术兼职:中国韩愈研究学会理事;荣誉称号:1987年8月获“安徽省优秀教师(厅级劳模)”称号。
承担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中文本科必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唐宋)》【中文本科必修】
《大学语文》、《唐诗与唐代文化》【中文本科选修】
《唐诗研究》【中文研究生必修】
《唐宋散文研究》【中文研究生选修】
研究(专业)方向:唐宋文学
发表论文: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年卷(期)页 | 字数 |
| 1 | 论韩诗中的虚词运用及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 文学遗产 国家重点E类 | 2006.5/58-67页 | 14000 |
| 2 | “不著织女襄”试解 | 文学遗产 国家重点E类 | 2008.1/65页 | 1200 |
| 3 | 从刘熙载到王国维 | 文艺理论研究 国家重点 | 2007.2/52-60页 | 12000 |
| 4 | 试论韩愈的文学观念 | 文艺理论研究 国家重点 | 2007.4/72-82页 | 15000 |
| 5 | “序”体溯源及先唐诗序的流变历程 | 学术月刊 国家重点 | 2008.1/110—119页 | 19000 |
| 6 | 试论韩诗奇险意象的艺术特征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国家重点 | 2008.3/77-82页 | 8500 |
| 7 | 论陈子昂的诗序 | 文学评论丛刊 国家重点 | 2009年5月版 | 15000 |
| 8 | 试论陈廷焯的词学观念 | 词学(第十九辑) 国家级 | 2008./195-211页 | 15000 |
| 9 | 李商隐诗歌运用虚词的艺术技巧 | 中国诗学(第十三辑) 省级 | 2008./122-130页 | 11000 |
| 10 | 论韩愈对元好问的影响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省级 | 2007.5/533-538页 | 8500 |
| 11 | 考论“序”的含义 | 文史知识 省级 | 2009.7/145-149页 | 5000 |
| 12 | 20世纪韩愈诗学研究 | 南阳师院学报 省级 | 2006.3/168-178 | 14000 |
| 13 | 20世纪李白诗学研究(上) | 周口师院学报 省级 | 2005.4/34-39页 | 11000 |
| 14 | 20世纪李白诗学研究(下) | 周口师院学报 省级 | 2005.6/32-35页 | 6000 |
| 15 | 重九登高悲九重——杜甫《登高》赏析 | 学语文 省级 | 2005.4/48页 | 2800 |
| 16 | 从对<听颖师弹琴>的争论看韩诗的文化复古内涵 | 周口师院学报 省级 | 2006.3/16-25页 | 10000 |
| 17 | 论王维对韩愈的影响 | 周口师院学报 省级 | 2008.3/10—19页 | 15000 |
| 18 | 韩诗自然意象分类研究 | 周口师院学报 省级 | 2007.3/9—13页 | 8000 |
| 19 | 词为美文的学理透视(书评) | 南阳师院学报 省级 | 2007.7/41—42页 | 5000 |
| 20 | <诗经静女>赏析 | 学语文 省级 | 2007.2/35页 | 1500 |
| 21 | 论韩愈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周口师院学报 省级 | 2009.4/68-75页 | 13000 |
| 22 | 2004年李商隐、杜牧研究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5辑) 省级 | 12000 | |
| 23 | 2005年李商隐、杜牧研究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辑) 省级 | 13000 | |
| 24 | 2006年李商隐、杜牧研究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7辑) 省级 | 15000 | |
| 25 | 2007年李商隐、杜牧研究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辑) 省级 | 15000 | |
| 26 | 2008年李商隐、杜牧研究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辑) 省级 | 2010年7月版 | 16000 |
| 27 | 2009年李商隐、杜牧研究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10辑) 省级 | 2010年9月版 | 15000 |
| 27 | 韩愈散文鉴赏(5篇) | 唐宋八大家品读辞典 省级 | 现代出版社2008年4月版 | 12000 |
| 28 | 苏轼散文鉴赏(5篇) | 唐宋八大家品读辞典 省级 | 现代出版社2008年4月版 | 12000 |
| 29 | 苏洵散文鉴赏(3篇) | 唐宋八大家品读辞典 省级 | 现代出版社2008年4月版 | 6000 |
| 30 |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的文化意义 | 古典文学知识 省级 | 2009.4/48-56页 | 7000 |
| 31 | 论王维的诗序 | 唐都学刊 省级 | 2009.5/35-42页 | 14000 |
| 32 | 论杜牧、李商隐诗序的差异及其原因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 | 2009.6/107-115 | 10000 |
| 33 | 送别诗与赠别序的双重交融 | 古典文学知识 省级 | 2010.2/18-25页 | 5000 |
| 34 | 论王勃的诗序 | 中国文学研究 省级 又载《唐代文学研》(第十三辑)国家级 | 2010.2/48-53页 2010年9月版 | 13000 |
| 35 | 试论高校古代文学教师的师道内涵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 | 2010.2/第108-110页 | 6000 |
| 36 | 试论韩愈绝句的艺术特色 | 周口师院学报 省级 | 2010.3/6—9页 | 7000 |
| 37 | 读《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文学研究 省级 | 2010.1/123-124页 | 4000 |
| 38 | 论陶翰的诗序 | 江淮论坛 省级 | 2010.1/45-47 | 6000 |
| 39 | 论韩愈五古的艺术创新及文学史意义 | 宜春学院学报 省级 | 2010.10/37-45 | 12000 |
| 40 | 论唐代帝王的诗序 | 文学评论丛刊 国家重点 | 2010年2期 | 20000 |
| 41 | 唐代诗序的文化意蕴 | 古典文学知识 | 2010年6期 | 6000 |
| 42 | 读《历史在这里转折——论韩愈》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辑) | 2010年7月版 | 5000 |
出版论著:
《李商隐诗歌艺术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唐代诗序的流变历程及文化意蕴研究》(批准号:AHSK09—10D81)
主持2009-2010年度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唐代诗序及其文化意蕴研究》(批准号:10YJA751089)
电子信箱:wzhgod2008@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