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导师介绍:柏友萍

安徽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3-31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导师介绍:柏友萍
2012-07-28


  姓名:柏友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4
  职称:教授
  学院:体育学院
  研究方向:
   
  柏友萍,女,1964年生,安徽舒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 1989年7月-2001年8月先后任临床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1年9月至今任体育学院副教授、教授。
  
  研究领域
  1.体育保健学
  2.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实践
  
  讲授课程:
  1.运动解剖学
  2.运动生理学
  3.体育保健学
  4.运动处方
  5.学校卫生学
  
  主持课题:
  1.青春发育期肥胖学生综合减肥处方的研制及效果评价(FLB070496),教育部规划课题(2007)
  2.肥胖青少年综合减肥处方研究(KJ2008B150),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2008)
  3.有氧锻炼对高校中老年教师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生化指标影响研究(2007SK091),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7)
  4.安徽省中学体育教育医务监督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G07012),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7)
  5.学校卫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3BXL023),徐州师范大学基金(2003)
  6.运动解剖学多媒体课程建设(XDMT03051),徐州师范大学基金(2003)
  7.实施运动处方对冠心病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01BXL017)徐州师范大学基金(2001)
  8.现代教育技术与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改革(E04062),徐州师范大学基金(2004)
  
  主要学术成果(独立或第一作者):
  1.学校卫生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9
  2.有氧锻炼对高校中老年教师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2009,31(3)
  3.补充支链氨基酸对肌肉组织作用的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
  4.运动员应力性骨折的发病规律及预防[J].中国校医,2007,21(6)
  5.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消除方法的研究综述[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3)
  6.手球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体成分的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5)
  7.中西医结合:再论运动疲劳机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
  8.论现代健康意识的培养[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
  9.脉络宁佐以654-2治疗眩晕76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2.01
  10.运动解剖学多媒体课程建设[J].中国医学多媒体技术,2006.05
  11.论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作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12.血塞通对老年性高脂血症及高粘滞血症的影响[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0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相关话题/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