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立冬副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姓 名
吕立冬
年龄
37
籍贯
四川邻水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职称/职务
副教授

工作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lvlidong@ahut.edu.cn @qq.com

个人主页


个人简介
吕立冬,男,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产业联盟委员。先后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05.6)、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09.6)、南京大学(12.6),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包括:电力光纤传感技术、光电传感技术、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电网技术等。近五年来,在电力工程感知与量测控制领域研究方面,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6篇,EI检索论文13篇,获得第一申请人发明专利授权7(包括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持完成并发布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光纤传感器通用规范,DL/T 1894-2018)1项,出版专著(《电力光纤传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科学出版社,2016.10)1部。主持或骨干参与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10余项。获得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5)、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3)、优秀专著奖1项、优秀论文奖1项,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优秀论文奖1项。担任国际知名期刊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IEEE Access、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Optical Fiber Technology,OpticalEngineering审稿人)。


学术兼职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江苏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产业联盟委员。

研究领域
电力光纤传感技术、光电传感技术、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感知与量测控制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

招生专业
1.电气工程(学术型、专业型)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术型、专业型)

科研项目

1. 863项目”子课题:“新型电力传感应用、信息感知与高效通信技术研究”, 2012AA050802,子内容:“电力光载无线通信系统示范应用”,(主持),2012.1--2014.12,项目总经费:1155万元。
2. 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电力光纤传感、信息感知与光纤无线融合通信技术研究”子课题“基于复用技术的电力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和应用”,XXN**,(主持,项目执行负责人),2013.1--2014.12,项目总经费:2130万元。
3. 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电力通信管理系统智能化提升及扩展技术研究”子课题“电力通信网健壮性分析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主持),2012.1—2013.12,项目总经费:2480万元。
4. 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考虑通信信息系统风险的电网安全稳定防御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外部因素/通信设备状态对通信系统的影响”(主持),2013.1—2014.12,项目总经费:1100万元。
5. 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电力光缆网多参量分布式光纤感知与量测技术研究”,SGTYHT/14-JS-188,子课题“电力光缆网安全性和可靠性影响模型及评估算法研究”(主持、项目执行负责人),2016.1—2017.12, 项目总经费:459万元。
6. 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电力多参量相干光分布式传感核心器件定制化研发”,5455HT170031,(主持),2017.7—2019.12,项目总经费1401万元。
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青年基金项目“面向电力设备监测的多参量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主持),2013.1—2013.12,项目总经费:6万元。
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创新基金项目“无中继超长距电力通信光缆监测模型与技术研究”(主持),2014.1—2014.12,项目总经费72万元。
9. 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标准项目:“电力光纤传感器通用规范”,能源**(主持),2015.1—2016.12,项目总经费:5万元。
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电力光纤到户网络结构设计” 2016YFB**,(参与),2016.7-2019.6,项目总经费:923.68万元。










相关话题/电气 安徽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