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工业大学思政部导师介绍:张洪根

安徽工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4-03-30

安徽工业大学思政部导师介绍:张洪根
2013-08-28


  姓名:张洪根
  导师情况:硕导
  学历:研究生
  职称:教授
  邮编:243002

  个人基本信息:
  张洪根,男,1968年9月生,汉族,江苏兴化人,中共党员,现为文法学院副院长.副书记。1999年3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与研究。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科研论文及成果:
  论文:
  1.论技术主义时代的道德恐慌及其悖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7月
  2.社会文化嬗变中的青年道德人格边缘化倾向分析《青年研究》,2002年10月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8月
  4.大学生边缘人格的文化诠释《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2月
  5.德育工作载体建设探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8月
  6.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哲学透视,《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
  7.网络文化探微《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
  9.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方法论探析《安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
  10.网络交往行为与人的自由的哲学解读《安工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3月
  11.论风险社会的恐慌政治学及其技术化进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1
  12.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再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5
  13.马克思主义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发展探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04(2)
  14.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发展,《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1
  15.高校和谐德育的理念与实践,《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5
  16.“道德公平性”:社会和谐的伦理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02,(2)
  17.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模式及其建构,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2
  18.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文化模式,《思想教育研究》,2006.10
  1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5
  2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1

  论著
  (1)《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新编》,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7
  (2)《大学生心理学》,合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9
  (3)《社会转型时期的合法性研究》,合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7
  (4)《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合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主持与参与课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优化设计及其应用研究,2005。
  2.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探讨,2004年。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
  4.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研究,2009年
  5.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科学发展研究,2008年
  6.马克思主义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发展研究,2007年
  7.大学生边缘化道德人格研究,2010年

  获奖成果
  1.成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获2008年获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论文《大学生边缘化道德人格的文化诠释》获全国思想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相关话题/安徽工业大学